韩向辉: 一双巧手让“枯木”焕生机

2021年11月18日 09:0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出彩新疆人】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任华

  俗语说,朽木不可雕也。然而,家住奎屯市天北新区天香里社区的退役军人韩向辉却凭着一腔热爱,自学根雕技艺十余载,用朽木创作出几百件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根雕作品,成为远近闻名的能人。

  憨态可掬的小狗、活灵活现的鸽子、扬帆远行的船只……在韩向辉的房间、地下室,摆满了根雕作品。没事时看一看、摸一摸,韩向辉心里便无限满足,“在我眼里,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都有故事。”

  2010年,喜欢奇石的韩向辉与朋友到奎屯河边捡石头,无意间发现一个胡杨树树根,很像一尊佛像。韩向辉觉得很好玩,便把它拿回了家。他清理掉树根上的泥土,凭着自己的想象进行了一番修剪,很快一个形神兼备的佛像出现在眼前。

  “根雕非常神奇,通过发掘它的自然之美,将它塑造成独特有创意的艺术品,这个过程太有意思了!”韩向辉说。

  从那时候起,韩向辉就迷上了根雕。通过网络研究大师们的根雕作品,买来电钻、角磨机、锯子、刻刀等工具,边琢磨边动手雕刻。开始时,他只能简单处理,雕刻出的作品很粗糙。不断钻研中,他学会了打磨、喷漆等,想象力也更加丰富。人物、动物、器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陆续成为韩向辉的选题。一个个枯木桩、树根经过他的巧手雕琢,变成一件件活灵活现的根雕作品。

  新疆的胡杨、红柳根系发达,形态各异,成为韩向辉创作的绝好材料。他经常带着水和馕,去离家不远的奎屯河边捡拾树根,还常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几十公里外的安集海河边捡。沿着长长的河道,他一走就是一整天,把捡到的树根进行简单修剪后,用尿素袋背回家。捡得多了拿不动时,就找个地方埋起来,第二天再去取。

  一个好的树根带给韩向辉的快乐无法言语。一次,他捡到一个高约1米、宽40厘米的红柳树根,很像古代的仕女,高高的发髻、挺直的鼻梁,疙疙瘩瘩的底部像极了仕女镂空的裙边。他如获至宝,把树根扛回家。

  “根雕追求雕刻的痕迹越少越好,要尽量保持它的原生状态。越好的树根,下手越要慎重。”韩向辉说,他把树根摆在房里,从早到晚边看边琢磨,足足研究了半个月才动手。雕刻出的仕女形态优美、栩栩如生,令观者啧啧称赞。

  随着根雕技艺不断提高,韩向辉的名气越来越大,经常有收藏者和根雕爱好者慕名前来,想要收藏他的作品,向他学习根雕技艺。

  创作之余,韩向辉常常参加奎屯市退役军人志愿团队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社区打扫卫生、物业维修、免费磨刀等志愿活动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去年11月4日,在奎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中,韩向辉捐出了部分根雕作品,当场进行义卖。奎屯市双拥观摩点——风华里社区和屯垦文化小镇需要根雕作品,他毫不犹豫,把自己多年积攒的精品根雕都捐了出来。

  韩向辉说:“做根雕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它给我带来的精神享受是无价的,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