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飞虎: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开拓者

2021年11月19日 08:5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尹飞虎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

  46年来,尹飞虎追求农业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

  生产磷酸二氢钾填补空白

  1954年,尹飞虎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一户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的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尹飞虎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兵团第十师一八八团,成为一名水稻研究技术员。

  1978年,《野败粳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技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作为该课题研究人员之一,尹飞虎第一次品尝到了取得科研成果的喜悦,也迈出了他农业科研生涯的第一步。

  1987年,尹飞虎到新疆农垦科学院工作。

  1992年,科技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时任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的刘守仁把创办农业新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重任交给了尹飞虎,要他闯出一条兴办经济实体的路子来。

  “磷酸二氢钾在农作物上使用增产效果好,投入少、回报高,当时新疆还没有生产磷酸二氢钾的工厂。”尹飞虎说,综合考虑后,他选准了磷酸二氢钾生产项目,该项目也为后来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推广奠定了原料基础。

  1993年,工厂试产,当年实现盈利5万元。为稳定原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尹飞虎大胆决策,在贵州建立磷矿原料厂。自此,磷酸二氢钾产量稳步上升,达到年产1500吨。

  “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尹飞虎说。

  正是秉承为农服务的宗旨,磷酸二氢钾很快打开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1998年这一项目通过兵团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填补了自治区的一项空白,实现社会效益5.71亿元。

  研发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年260余天待在野外是尹飞虎工作的常态。“搞农业科研,坐在办公室里肯定不行,得到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尹飞虎说。

  正是常年在田间地头,尹飞虎看到了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

  1996年,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但农民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当时的滴灌技术虽然节水,但没有给农民带来实惠。”尹飞虎说,农民需要的是提高产量。如何在实现节水的同时又增产增效?尹飞虎决定带领科研团队开发喷滴灌专用肥。

  研发滴灌肥,首先要解决肥料中磷元素的水溶性问题。经过反复实验,尹飞虎发现磷酸二氢钾里面的磷采用热法磷酸工艺生产,不仅有害物质少,而且水溶性非常好,这个发现成为研发水溶性肥料的重要突破口。

  经过4年努力,尹飞虎和科研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全溶性喷滴灌专用固态复合肥。这种肥料可以有效溶解在水中,随着滴灌带滴入作物根部,可同时实现水肥同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大面积推广应用,彻底破解了节水滴灌的瓶颈,实现了作物节水增产增效。

  进行滴灌技术智能化攻关

  尹飞虎说,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可以实现节水增产增效,在其他省份就不一定,可能效果是相反的。他们就会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新一轮科研攻关,直至达到预期效果为止。

  为推动全国节水农业快速发展,自2009年以来,尹飞虎在农业部农垦局的组织下,带领科研团队先后在全国32个垦区开展“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编写相关培训教材,将节水技术在新疆以外的其他省份推广。同时,他还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希望能将水肥一体化技术传授给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

  眼下,尹飞虎带领团队除了推广技术外,还在进行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智能化攻关。“现在,该项技术还需要人工操作,我们未来想实现智能化操作,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滴灌。”尹飞虎说,此举是要让农业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农民。

  “农业研究是没有尽头的,只要能干,我就会一直干下去。”尹飞虎说。

[责任编辑: 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