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根本就是无耻谰言

2021年12月09日 22:58   来源:天山网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努丽亚·卡迪尔

  近日,美国家领导人污蔑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现象,这一荒谬言论是对中国治疆政策的无端指责,是美西方反华势力实施“以疆制华”的伎俩。作为在新疆高校工作的一名教师,我对此表示无比愤慨和坚决反对。

  新疆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完全出于自愿近年来,南疆四地州越来越多城乡富余劳动力将目光投向了工资收入更高、工作条件更好、生活环境更佳的北疆城市和发达省市。比如,喀什地区莎车县古勒巴格镇奥依巴格村有人口3540人、劳动力1509人,其中,有自愿外出就业意愿的1288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5%;和田地区和田县巴格其镇3个村共有人口5307人、劳动力1699人,有自愿外出就业意愿的149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8%。这4个村的村民自愿外出就业意愿平均值高达86.5%,充分表明少数民族群众自愿外出就业意愿十分强烈。

  政府各项促进就业的举措和就业增收产生的示范效应,激发了南疆少数民族群众外出就业的积极性。他们有的主动到人力资源市场询问招工信息,有的让在外务工的亲戚帮助联系工作,有的找同乡帮忙介绍工作。比如,克州乌恰县的帕夏古丽·克热木在广东东莞打工多年,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了近600名乡亲外出打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农民阿依米古自愿报名外出就业,帮助全家实现了脱贫,她说:“希望有一天能回家乡创业,自己当老板。”难道这些人出去务工,多挣些钱、多学些本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还需要别人来强迫吗?

  二、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体面劳动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规定,体面劳动即通过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等方式保障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尊重公民的劳动权利,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体面劳动,是一贯坚持的理念和目标。新疆积极响应国际劳工组织倡议,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为公民平等享有劳动就业权利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有力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最大程度实现体面劳动。

  根据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19年,新疆最低月工资标准分为1460元至1820元不等四个档次,但通过外出务工,很多人的实际收入远高于这个标准。比如,和田地区皮山县木吉镇的农民阿卜杜凯尤木·阿卜拉,在村委会宣传栏看到山东烟台市一家水产公司的招聘信息,便主动报名应聘,入职后月收入5000多元。克州阿克陶县玉麦乡贫困农民热汗古丽·依米尔在浙江省慈溪市务工4年,先后给家里寄回十几万元。现在,家里盖起了新房子,购置了新家具,家庭条件明显改善,环境焕然一新。阿克苏市的艾比布拉·马木提主动报名到杭州某电器企业就业,年收入5.5万元左右,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脱贫。

  据调查,许多企业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住宿条件。有24家企业在厂区内或周边兴建员工公寓或租赁宿舍供员工住宿。比如,图木舒克市某棉纺织企业投入亿元资金修建员工公寓,内有卫生间等设施,员工住宿、水、电大多免费或象征性交纳低廉费用,公寓周边还有超市、饭馆、理发店、移动营业厅等配套服务设施。福州市一企业少数民族员工宿舍里电视、空调、洗衣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这些调查和报道都充分说明,少数民族外出就业人员生活条件比在家乡的条件还好。

  三、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有保障

  新疆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积极推动引导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努力实现应保尽保。来自喀什的阿布都克日木·乌斯曼说,他所在公司每月给每名工人交1240元的相关社会保险,其中公司承担870元,个人承担370元。新疆赴内地企业的务工人员也都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保障100%。同时,新疆严格落实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不参加社会保险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少数民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事实证明,西方反华势力所谓新疆存在“大规模强迫劳动”观点,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根本站不住脚,完全是凭空捏造的谎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造谣诬蔑都不能动摇新疆促进各族群众实现最大程度体面劳动的决心意志。

[责任编辑: 王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