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幸福都需要靠勤奋的劳动来创造

2021年12月10日 00:21   来源:天山网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杜松平

  一、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勤奋的劳动来创造

  所谓劳动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在人类形成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社会实践,同时也是法治社会中每个人的权利。劳动创造世界,人类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人类劳动史。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文献中阐述:劳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本途径,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做好劳动就业工作,对于保障各族人民劳动就业权利、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大力实施就业惠民工程,持续加大就业培训力度,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新疆高度重视保障劳动就业与尊重个人就业意愿

  新疆始终把尊重劳动者意愿作为制定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前提,确保广大劳动者能够自主自愿、心情舒畅地生产生活。同时,及时掌握劳动者就业意愿和需求,定期开展劳动者就业意愿调查,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努力达到人岗精准匹配,促进长期稳定就业。《新疆的劳动就业保障》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初,喀什地区莎车县古勒巴格镇奥依巴格村共有3540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509人中,1288人有转移就业意愿,占比85%。这些人员中,有923人愿到工厂车间工作,平均期望月薪5000元左右;365人愿到外地从事打馕、餐饮、干果经营、文艺演出等职业。2019年,和田地区和田县巴格其镇的3个村共有人口530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1699人中,1493人有转移就业意愿,占比88%;有180人愿留在当地就业,希望到乡镇企业或村办工厂、扶贫合作社工作,平均期望月薪3000元左右;另有26人希望在当地创业,经营物流运输、物业家政、建筑工程、美发、餐饮、商超等。通过掌握就业意愿,满足个性化需求,有效促进了劳动力有序流动,提升了就业稳定性和满意度。

  三、我在北京的一个新疆老乡:大钟寺附近的打馕人阿里木江

  2016年金秋九月,我考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边城乌鲁木齐来到了首都北京。刚去北京的头一个月处处充满了新鲜感和神秘色彩,充实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感到精神百倍,老师和同学对于我这个千里迢迢来到首都求学的学生也是格外的照顾。但是时间久还是会想家,特别是格外想念新疆的饭菜拌面抓饭和烤肉。因此,有时候会在周末约上三两好友去大钟寺的新疆餐厅巴依老爷打打牙祭,朋友们也都是对新疆饭菜赞不绝口。后来是他们动不动拉着我去巴依老爷吃饭,新疆餐厅成为我们几个男博士聊人生、聊学术的据点了。

  我在新疆生活了十几年,也已经成为一个地道的新疆人。每次去巴依老爷吃完饭后,都会去店门口的馕坑买上两个芝麻馕带回学校。有时候不想吃早饭,就泡杯咖啡吃块干馕,这也是我在乌鲁木齐生活多年养成的一个饮食习惯。有时候大家闻着刚打出来的热馕,也会立即再吃几口馕。时间久了,我也慢慢注意到巴依老爷门口这个打馕人阿里木江,一个来自喀什叶城县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我几乎每周都会去他那边买馕,也就逐渐熟络了起来。这位26岁的小伙子在北京已经生活了五年的时间,并且把老婆和孩子也接到了北京生活。

  我每周都跑到大钟寺买馕,经常和他聊聊天,我问他“你跑这么远出来做生意,会不会想家呢?”他直爽的告诉我,“家嘛,肯定是会想的,所以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但是在北京挣钱多啊。”“我原来在老家跟着师傅学打馕手艺,但是会打馕的人多呢,有竞争,后来跟着我师傅来北京打馕,发现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大,馕卖的也多也快。”

  我问他你来北京这几年收获大不大,他说“收获嘛还真不小,我这几年的工资已经攒钱在叶城县买了个楼房,弟弟妹妹上学我也能帮助他们,我在北京这边还认识了不少当地的朋友,他们都经常来买馕。我多亏跟师傅学习了打馕的手艺,要不现在还是叶城乡镇上的一个农民呢。”

  我已经两年多没有再去过北京了,下次再去北京我要去大钟寺去看看这个勤劳的老乡,看看他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的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 王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