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千年造像 再现昔日容颜

2021年12月10日 09:0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文化视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历经千年岁月,一批埋藏在巴楚县的精美佛教造像正在被“唤醒”。

  11月19日,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泥塑修复室里,高愚民和同事正在进行一批佛教造像的修复,他们的动作轻柔又细致。

  抢救性修复42件佛教造像

  高愚民身边摆放着针管、竹签、木片刀等精致工具,还有一尊尊“躺”在柔软棉垫上等待修复的佛教造像,有壁纹砖、护法神、莲花座、象头等。这些造像虽已残缺、断裂,但依旧能看出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和工艺精湛的雕刻技法。

  工作室的另一端,梁江兵正在给两件修复完成的壁纹砖拍照、测量重量。“文物保护修复完成后,要装入囊匣,放入保险柜,还要建立修复档案,方便以后保护和管理。”他说。

  据高愚民介绍,这批佛教文物出土于巴楚县的托库孜萨来遗址和托格拉塔格佛教遗址,共有42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4件,年代为魏晋至唐代。由于年代久远,它们已经出现污损、断裂、脱落,部分造像已经酥碱、粉化。

  喀什地区博物馆为了保护好这批文物,于2019年5月委托新疆博物馆对这批造像进行了现状调查、材质分析、病害调查分析、现场修复试验等工作,编制了《新疆喀什地区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今年4月起,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泥塑修复组开始对这批文物实施抢救性保护修复工作。

  给文物看病也需体检诊疗

  高愚民把泥塑保护修复比作给文物看病。“依据‘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了解完每件文物的病害情况后,为它们量身定制方案,然后再进行保护修复。”他说。

  给文物看病,首先要在电子显微镜下做体检,诊断病害情况。“有的是污染严重,有的是盐害情况严重,还有的彩绘脱落——文物病害情况不同,修复方案、技术路线也会不同。”高愚民说,对直接观察无法判定的病害情况,如盐害成分、颜料层脱落等,还要借助现代检测仪器设备,采用无损检测或者取样分析,进一步科学分析。

  体检结束后,修复人员要结合文物的基本信息、保存现状、检测分析等结果综合评估它们的全面病害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对于污染严重的文物,修复中要着重做除污处理;对于盐害比较严重的,要用浸有去离子水的脱盐纸贴附在文物表面,为它脱盐;而颜料层起甲或者脱落,就要想办法把颜料层贴回原位。”高愚民说。

  和古人对话 学古人工艺

  治疗环节是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最为复杂的环节。“比如造像出现断裂,需要粘接修复。”高愚民说,先要根据造像本体材料成分,采用遗址附近运来的土,调配石膏粉和文物保护黏接剂制成粘接材料,然后反复试验,直到材料达到粘接要求。

  颜料层回贴,对修复材料的要求更加精细。“调配出的修复材料浓度既不能偏低,也不能偏高,偏低达不到加固回贴的要求,偏高则会影响文物的颜色,对文物本体造成损害。”高愚民说,“文物保护修复,是个细致活儿,也是一个反复摸索的过程。修复人员需要和古人对话,了解古人当时的工艺技法,尽可能按照古人的工艺去保护修复文物。”

  喀什地区博物馆馆员王晓华介绍,喀什地区佛教建筑历经千年岁月,在托库孜萨来遗址、托格拉塔格佛教遗址等遗址上,保存了一批极为珍贵的手法细腻、造型优美的雕塑艺术品。托库孜萨来遗址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出土过大批犍陀罗风格的壁画、泥塑像和木雕佛像,还发现过丝织舍利袋、古文书等。

  此次修复的佛教造像,布局、内容、造型受到西方犍陀罗艺术风格与中原风格的影响。“这批佛教造像的修复,不仅是研究佛教艺术东传和新疆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古代喀什地区多种宗教并存、多种文化交流交融的有力证明。”王晓华说。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