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格尔说唱遇到现代乐队

2021年12月19日 09:4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非遗故事】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蔚蓝的天空下,蓝色的舞袍随风飘动,马头琴声悠扬飘荡,江格尔歌声浑厚绵长……12月11日,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那仁和布克牧场,一支乐队正在表演《江格尔》,牧民们看得入神,不时鼓掌。

  这支名叫“达林陶布齐”的乐队组建者是32岁的道尔吉·尼玛。他出生于江格尔齐世家,爷爷加·朱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传承人,是国内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江格尔齐。

  江格尔齐意为“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他们以超群的记忆、丰富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重。

  “小时候,每天爷爷放羊回来后,我就静静坐着听爷爷说唱《江格尔》。”道尔吉说,那是他最美的童年时光。

  12岁那年,一个冬天的夜晚,爷爷弹起托布秀尔,说唱了一段故事。讲述的是江格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娶到心上人。曲折跌宕的情节让小道尔吉听得如痴如醉。

  从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跟着爷爷学习《江格尔》。“流传下来的《江格尔》有数十部,每一部又有很多章节,而且格律很严格,全靠一字一句背诵,最短的部分完整唱下来也要40分钟。”学习过程的艰辛让道尔吉至今难忘。每天放学之后,爷爷唱一句,他跟着学一句,每晚学唱1个多小时,之后再将当天学的内容记录在本子上,一直持续到外出读中学。

  2012年,道尔吉考入县乌兰牧骑艺术团,表演江格尔说唱。

  “我经常看到传统文化和舞台艺术结合起来的表演,受众很广,就在想为什么不尝试这样表演《江格尔》呢?”道尔吉与几位小伙伴一拍即合,成立了一个四人乐队。

  “起初,我们为了让年轻人接受,把《江格尔》完全改成了摇滚,融入吉他、架子鼓等乐器,几场表演下来效果并不理想。”道尔吉说,看着观众失望的目光,他陷入了迷茫。

  后来,他们开始拜访江格尔齐,走访挖掘、整理大量民间原生态音乐。“我们发现,将呼麦等音乐元素与江格尔说唱结合在一起,既能突出《江格尔》的魅力,又让单一的说唱丰富起来了。”道尔吉说,演出后农牧民评价不错,爷爷也很喜欢听。

  2016年,“达林陶布齐”乐队亮相央视节目《黄金100秒》并挑战成功;2018年7月,在湖南省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山歌邀请赛总决赛中,乐队代表新疆拿下第二名的好成绩,让全国观众领略到这种新颖表演方式的魅力。

  一年年过去,不断有新鲜血液输入乐队。24岁的托亚图2019年加入乐队,是年龄最小的成员。“我以前只会弹电子琴,加入乐队后跟着队长学习《江格尔》,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培训班。”托亚图说。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非常重视江格尔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一直积极打造江格尔文化品牌,开展各类江格尔文化活动,已举办17届江格尔文化旅游节暨那达慕大会。

  “县里还开设了江格尔说唱班,培养了100余名小江格尔齐。”江格尔艺术团团长哈西巴特说,“达林陶布齐”乐队可是当地的明星组合,下乡演出时,他们的节目是农牧民最期待的,通常都压轴出场。

  明年乐队成立10周年,道尔吉有个新计划:“我们想把这些年创作的十几首江格尔说唱录制成专辑,在全疆各地进行巡演。”

[责任编辑: 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