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 09:1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米日古力·吾
乌苏市九间楼乡詹家村有一张摇床,曾在27个民族的家庭间传借,30个孩童曾在这张摇床里酣眠。村民海拉提·托依百克和周连龙都睡过这张摇床,他俩不仅是邻居,还是好兄弟。“多年来,村里人在生活中互相扶持、互相照应,亲如一家。”周连龙说。
詹家村这张摇床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建设美丽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今年5月,和田断臂男孩获得成功救治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跨越1400多公里的陆空接力,惊心动魄的极限救援,是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团结友爱的真实写照,更是新疆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鲜活例证。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祖国大家庭里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在桂林市象山区南门街道竹林社区,有一家热合曼美食城,各种新疆特色美食备受当地群众和游客喜爱。“这些年,如果没有桂林市各族群众帮助,我在这里是干不成事的。”店主约曼尔·热合曼说。
2001年,约曼尔带着妻儿从疏勒县罕南力克镇玉奇喀拉村来到桂林。“初来乍到时,人生地不熟,当地的热心人纷纷伸出援手,帮我们渡过难关,我永远铭记在心。”约曼尔感慨道。
过上好日子的约曼尔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在社区的组织下,他多次举办“各族群众美食交流会”,让美食城成为党的民族政策宣传阵地、民族团结的窗口。疫情防控期间,他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并向桂林市和喀什市捐款捐物。
“维吾尔族谚语说得好:指甲和肉分不开。不管走到哪里,中华民族永远一家亲。”约曼尔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在书法课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书写要领,屏息凝神、专注下笔;在舞蹈社团,孩子们跟着老师练习走步、抬手,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在足球场上,孩子们或慢跑或拉伸,认真做着热身运动……12月1日,走进疏附县第三中学,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有戏曲社、合唱团、中华武术社等18个社团。”疏附县第三中学副校长米丽古·艾拜说。
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一颗颗“石榴籽”汇入建设美丽新疆的大潮中。
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沙勒克江·依明,12年坚持在自家小院升国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带领更多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在帕米尔高原,红其拉甫边防连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一家祖孙接力守边近70年,爱党爱国、善良正直的家风代代传承。今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为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
“回到红其拉甫,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9月1日,“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一双儿女走上央视《开学第一课》,表示要以父亲为榜样,长大后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如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深深扎根,各族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激发出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交往交流交融情更深
“好久没见面了,我好想你。”12月16日,温宿县托乎拉乡尤喀克库尔巴格村村民邱格尔·麦斯迪克紧紧拉着结亲干部的手说。
连日来,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干部职工带着大包小包走进村子,与结对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拉家常、话团结、谋发展,帮助各族群众解决困难诉求,把党的好政策送到群众心里。
如今满载真情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列车在南北疆往来穿行,各族群众在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成为不分你我的一家人。
今年9月11日,一份“石榴花计划”结对认亲招募令在微信朋友圈广泛转发,疏勒县洋大曼乡阿亚克其盖图克村幼儿园、小学的孩子们,向全国各地招募结对认亲对象。仅1周多时间,近40名孩子就与全国13个省区市30多个城市的一些个人、家庭和团队结成36对“石榴花”亲戚。
9月30日,在广东和新疆两地多部门接力下,几近失明的喀什男孩阿卜杜艾尼·马木提在广州市完成右眼眼角膜移植手术。
热心的人们纷纷向阿卜杜艾尼致以关心和问候。回广东休假的援疆医生熊柯专程去探望,他说,我一直牵挂着你的眼睛;广州市民胡书洋和他的朋友王法帅送来课外书籍;在广州读书的几名新疆籍学生来跟阿卜杜艾尼聊天……
同心合力是最伟大的力量。无论偏远乡村,还是繁华都市,处处都有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90后”麦吾兰江·图尔荪和宋恺一起做美食直播,携手讲述新疆故事;哈密市伊州区丽园社区11个民族的居民门对门、户对户,谁家有难都会帮一把;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奔赴湖北支援的新疆医护人员,以及参与河南、山西防汛救灾的新疆“儿子娃娃”,他们与各族同胞一起共担风雨,汇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