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好巴郎 河南传大爱

2021年12月27日 08:4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熙

  2002年,伽师县江巴孜乡琼江巴孜村村民阿地力·买买提,独自前往郑州市,靠卖烤羊肉串为生。如今,他已是郑州市二七区解放路新疆美食城的负责人。

  20年来,阿地力凭借双手改变命运。他捐资助学、扶弱济困、参与公益……用点点滴滴的善行义举,诠释了“新疆好巴郎”的本色。

  “今后,我要继续做一颗石榴籽,把好事善事做一辈子。”12月25日,阿地力对记者说。

  “这里像家一般温暖”

  “抓饭、烤包子、大盘鸡,你们来点啥?”

  阿地力经营的新疆美食城生意格外红火。经常光顾这家餐厅的郑州市民都知道,热情、爽朗、能干的阿地力闲不住,总是堂前堂后忙活。

  当年,想着河南人口多,好做生意,阿地力不顾父母和朋友的劝阻,毅然背着烤肉炉来到郑州市。

  最初,阿地力还担心当地人“欺生”,可没想到支起摊子后,顾客盈门。大家热心地给他教河南方言,告诉他哪个地段繁华,适合做生意。一位热心大姐还腾出自家的一间房子,低价租给他。

  赚到第一桶金后,阿地力有了开餐厅的想法。他去求助解放路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没想到,工作人员非常支持他,专门带他去办理营业手续。当地一位市场监管干部不但耐心细致地给他解释相关政策,并帮他租下了一间位置很好的门面房。

  一天,阿地力买完装修店铺的乳胶漆后,因为路不熟,坐错了公交车。天色已晚,身上也没有打车的钱,他心急如焚。这一幕被一位细心的交警看到,问明缘由后,用警车把他和四大桶乳胶漆送到店里,直到帮他卸完货才离开。

  “汇款时,热心的市民帮我填单子;社区干部帮我联系孩子上学的事……这些都让我觉得,这里像家一般温暖,也坚定了我留在郑州的信心。”阿地力说。

  从最初50多平方米的餐厅,到现在300多平方米的美食城,阿地力越干越有劲。在他的带动下,50多名新疆姑娘和小伙陆续来到郑州从事餐饮工作。

  “我要报恩,以爱传递爱”

  “叔叔,你买菜时多穿点衣服,不要冻感冒了。”

  “好的,小文婷,你也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

  14岁的徐文婷在郑州市一所中学读高一,患有听力障碍。因经济原因,她一度想辍学。

  “别灰心,我想法帮助你。”阿地力安慰徐文婷说。2017年,徐文婷和其他4名残疾儿童成为阿地力长期资助对象,每人每年3000元,直至大学毕业。

  “我今天能有这个饭店,还在郑州落了户、买了房,孩子都在这里上学,离不开河南人民对我的帮助。”阿地力说,他感恩河南人民,早已把河南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要报恩,以爱传递爱!”

  雨雪纷飞时,探望孤寡老人;逢年过节,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老战士;得知新疆的父老乡亲有困难,及时捐助10000元……

  今年7月,郑州遭受特大暴雨灾害期间,救援人员夜以继日忙碌。阿地力和店员准备了100份炒面、700个馕、50箱饮料给他们送过去。

  “这些年,阿地力从知恩到感恩,从感恩到报恩,用一个个微行动温暖人心,滋润当地,他不愧为新疆儿子娃娃!”二七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民主路社区干部虎欣说。

  做颗石榴籽,画好同心圆

  “从2017年起,我和孩子每个月都会收到阿地力寄来的新疆美食。”潘品说。

  潘品是河南省南阳市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锋的妻子。前些年,阿地力从电视上了解到王锋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他主动前往南阳,与潘品一家人结对认亲。

  这几年寒暑假,阿地力和潘品两家的孩子都会在一起度过。阿地力还经常通过微信开导潘品,让她勇敢地面对生活。潘品则经常去郑州看望阿地力。

  阿地力以美食城为平台,不断描绘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图景。“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爱心企业”……新疆美食城里的一块块牌匾记录着阿地力与当地人民守望相助的足迹。

  60岁的罗建峰是新疆美食城员工,也是郑州人。“一般饭店不会用我这么大岁数的人。”罗建峰说,因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阿地力还是决定聘用他,每个月包吃包住,还有3000元的工资。

  “我们美食城就像一个大家庭,既有新疆来的,也有来自河南各地的。大家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特别和睦。”罗建峰说。

[责任编辑: 王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