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叔冬奥赛场“席雪而睡”打动网友

2022年02月14日 08:4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冰雪盛典 吉虎贺春·双奥之约】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唐堪东

  “那两个在雪地上睡‘午觉’的是我和同事。1月28日凌晨4点我们就起床了,5点坐大巴车从驻地前往赛场。凌晨的北京延庆赛区气温低至零下23摄氏度。工作数小时后,到了上午11点多轮到我们换班休息,就‘席雪而睡’小憩了一会儿。”2月12日,秦先锋告诉记者。

  近日一条短视频受到网友关注,视频中两名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在雪地上睡得很香。经多方打探,记者联系到当事人之一的秦先锋,他来自新疆阿勒泰。

  55岁的秦先锋是一名退休地质工作者,足迹踏遍天山南北。从小在阿勒泰长大的他,玩过冰刀、雪爬犁,退休后又学起了滑雪。2017年,他进入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一家滑雪学校训练。“教练对我们这些年长的学员给予非常多的指导,我的进步非常快。”秦先锋说。

  得知北京冬奥会招募NTO技术官员(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的简称,是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裁判员、计量官员的总称)的消息,秦先锋立刻报了名。经过选拔,他先后赴吉林、北京崇礼学习培训,通过反复考核筛选后,他获得了服务冬奥会的宝贵资格。

  1月21日,秦先锋终于踏上梦寐以求的冬奥之旅。

  在北京市延庆区,长城脚下、妫水之滨的小海陀山上,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依山而建。从海拔2198米的山巅向下俯瞰,7条雪道犹如白色瀑布,由山顶向山谷蜿蜒“流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有个既浪漫又侠气的名号——“雪飞燕”。

  冬奥会期间,作为NTO技术官员,秦先锋的工作地点就在“雪飞燕”。

  “看到这里的赛道,第一感觉就是‘震撼’,坡度远远大于我以前接触过的赛道,所做的工作也和我来之前想象的、见过的、做过的工作完全是两个概念。”秦先锋告诉记者,他在新疆参加过滑雪赛事、做过滑雪裁判,冬奥会之行让他有了全新的认识。

  秦先锋告诉记者,1月28日清晨,小海陀山上气温低至零下23摄氏度,为了防水防寒,北京冬奥组委会为每个工作人员准备了保鲜膜和胶带,把小腿和冰爪紧紧裹住。

  “我们当天的主要工作是给赛道注水、推雪,管理更换旗门、旗杆等,为几天后的正式比赛作准备。”秦先锋说。

  “注水?”记者和许多网友一样不解。

  “先用压雪机,把雪道上的雪翻一遍,然后在雪上浇水,再压实、自然冷冻,在雪道上造成厚厚的冰壳。在选手腾空落地的陡坡处,需要这样处理。”秦先锋解释。

  “那雪道不成冰道了吗?”记者追问。秦先锋进一步解答:“在冬奥会这种顶级高山滑雪项目中,赛道注水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工作。如果一些坡度陡、弯度大的赛道上雪含量过多,那么很容易出现雪沟,接下来的选手会在速度、安全方面受到很大影响。为了尽可能保证赛道平整,部分赛道需要注水,让赛道表层结成冰壳,以保证赛道硬度。”

  秦先锋透露,北京冬奥会的滑降赛道难度很高,“就连我们国家级裁判员,在3个坡度大的区域,都需要穿冰爪或是专业雪板才能上雪道工作。保证参赛选手安全是第一位的。”

  秦先锋告诉记者:“苦点、累点没关系,打心眼里感到自豪和骄傲。我从人类滑雪起源地阿勒泰来,为北京冬奥会服务,这是许多人无法体验的巨大荣誉!”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