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统编语文教材 让中华文化根植孩子心田

2022年03月10日 09:29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学习与思考】

  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赵新华

  学习统编语文教材,有利于各族中小学生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领悟伟大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中小学生心灵深处。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加强各族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适时且必要。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课程教材是育人的重要载体,按照中央决策部署,2017年中小学《语文》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统编语文教材之所以“统编”,就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各族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有利于各族中小学生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山河。统编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许多关于保家卫国内容的课文,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从侧面烘托了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风景各异。统编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能让中小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每一寸土地的深情。《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生将济南冬天的山、水、小城的景物汇聚一体,让我们看到济南的一幅暖冬画卷;汪曾祺的《昆明的雨》,让人沉醉于他笔下昆明的景色;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让孩子们对江南园林艺术美有个清晰的认识,从而增强对伟大祖国山川和风土人情的热爱。

  统编语文教材中除了课文的选取,还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模块。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可以通过设计有利于了解祖国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如讲述历史上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而不畏牺牲的英雄人物故事,教育孩子们牢牢树立个人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有利于各族中小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载。统编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中国历代的优秀作品,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各族中小学生了解伟大祖国的历史。古代作品,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关雎》《蒹葭》起,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在统编语文教材中有所呈现。近现代作品,如《老山界》,记叙了红军克服重重困难,艰难翻越老山界的史实,让孩子们了解长征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从中感受长征的意义和伟大长征精神;《梅岭三章》是1936年冬天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梅岭于国民党重重围困中创作的诗作,表现了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决心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邓稼先》细致刻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功绩;《一着惊海天》记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能够极大增强孩子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统编语文教材还编排了“名著导读”模块,其推荐阅读的名著,也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媒介。如《朝花夕拾》一书,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包含了鲁迅先生对亲人师友的真切怀念,对时代病苦的深广忧虑,是启发教育中小学生忧国忧民,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经典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以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实录,客观真实地展现了革命根据地的生产生活概貌;《白洋淀纪事》记录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可以让中小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有利于各族中小学生深刻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知识及礼俗,《阿长与〈山海经〉》中介绍了关于压岁钱的寓意;《蒲柳人家》中提到“正月十五煮元宵”;《天上的街市》里描绘了向往美好生活的“乞巧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都寄托着人们热爱生活、向往团圆、维护社会和谐的追求,是对各族中小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文。

  此外,统编语文教材还编排了独立完整的传统文化主题单元。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文明的印迹”,介绍了中国的建筑、园林、绘画等艺术,体现了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中国石拱桥》通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石拱桥的建造特点及艺术价值,呈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梦回繁华》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名画,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语言再现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

  用好统编语文教材,有利于各族中小学生深刻领悟伟大民族精神

  富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大量出现,他们是孩子们学习的典范。《曹刿论战》展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为国家安危而深谋远虑的高尚品德、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最后一次演讲》中闻一多先生不怕牺牲、追求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令人动容;《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太空一日》展示了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的经历,体现了他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中华儿女在面对困境时,总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坚强。课文《壶口瀑布》中的黄河水是柔和的,更是坚硬的,象征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展现了解放军胜利渡江的雄伟场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无私支持,才能取得这样伟大的胜利。

  总之,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作为各族中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意义不仅在于向学生展示静态的语言符号,更展示了语言符号背后深刻的思想及丰富的情感。广大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高效利用统编语文教材,强化各族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责任编辑: 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