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3日 09:0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时评】
代立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我区深入推广应用,“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取得可喜成效。然而,我们在共享“数字”便利的同时,还要看到,“数据多跑路”是为了“群众少跑腿”,但“数据跑路”绝不能代替“干部跑腿”。干部非但不能少跑腿,反而要勤跑腿、多跑腿,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所思所想,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为民造福的实际行动中。
“数据多跑路”是数字政府建设重要内容。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已经成为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不过,数据虽然能精准反映问题、提示问题,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人来落实。如何对待“数字化”,涉及各级干部工作能力和作风问题。把“数字”转化为解民忧的利器,就要求各级干部不能把“大数据”当成面子工程,始于数据止于数据,衍生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当前,一些部门一些人醉心于“数据在手,万事大吉”。一些干部甚至觉得背靠大“数”好乘凉,“数据多跑路”自己就可以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只盯数据,不看问题,只看数据曲线,不看实际情况。数据躺在数据库里,问题堆在眼皮子底下,数据成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借口,成了懒政怠政的挡箭牌,这显然与“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初衷背道而驰。
让“群众跑腿”还是让“干部跑腿”关系到执政为民的初心。“干部跑腿”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基础条件。正因如此,各级干部在工作中,不能从键盘到键盘,用会议落实会议,而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基本功,更好发挥调查研究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作用。特别是要心系人民,扑下身子,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把精力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只有多磨破几双鞋,多脱掉几层皮,刨根究底,对症下药,民生难题才可能迎刃而解。
“干部跑腿”,也要适应新情况新要求,让“数字化”和“调查研究”形成合力,只有“数据跑路”和“干部跑腿”共同发力,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为此,各级干部既要当好“数据员”,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又要当好“调研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让实际情况与数据进行比对验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找到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案。
在新形势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用优质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求各级干部既要跟上数字建设的步伐,赶上“数字跑路”的速度,又要把我们党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数据多跑路+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完美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