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3件唐代边塞文书诉说家国情怀

2022年03月23日 08:4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寻宝新疆】

  张海峰

  作为国内第一座实施主动性考古发掘的唐代烽燧,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考古的丰硕成果令人惊叹。遗址出土的纸文书、木简883件,是近年国内烽燧遗址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学等诸多方面,许多内容是国内首次考古发现,蕴含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在大漠黄沙中沉睡了1000多年的唐代文书,也是破解唐代戍边将士情感密码的一手资料。”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胡兴军说。他是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

  浊酒一杯家万里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孔雀河北岸,密布着由11座烽燧组成的唐代烽燧群——“孔雀河烽燧群”,它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亚克库都克烽燧是其中的一座。

  烽燧遗址位于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无人区,由烽燧、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是一处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综合性军事设施。

  沙洲、河州、雍州、岐州、豳州……出土信札中反复出现的这些地名说明:唐代戍边将士大都来自中原地区。

  “受过去交通不便,一路步行加骑马、骑驴等,将士们从家乡赶到新疆,需要数月。”胡兴军介绍,唐代镇守安西四镇的将士,4年换防一次。烽燧出土文书记载:那些战功显赫的戍边将士,不仅可以受勋获奖,解甲归田后还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但当兵力不足时,就没办法如期换防,在出土文书中看到,有的戍卒已五六十岁了,仍在超期服役。所谓“壮年应募,华首未归”。年年远眺中原,却是“边草尽来兵老”。思念万里之外的父母妻儿,只能浊酒一杯,聊以自慰。

  唐代在龟兹、焉耆(后以碎叶镇取代)、于阗、疏勒设置军镇,史称“安西四镇”,军镇下又设立众多驿馆、烽燧等,以确保丝绸之路的平安畅通。“根据出土文书,我们推断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为唐代焉耆镇下设的军事设施。从始建至废弃,差不多历经了100年。”胡兴军说。

  烽燧遗址出土的文书主要为唐武周至至德年间,其中开元、天宝年间数量最多,这恰是盛唐时代,也是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这些文书实证了唐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也让我们看到,1000多年前,为了西域的安宁和丝绸之路的畅通,多少戍边将士在大漠戈壁中默默坚守。”胡兴军感慨地说。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的考古发掘,让胡兴军和同事们在考古现场度过了3个中秋节。皓月当空,荒凉的大漠也变得温柔起来。“月光下的烽燧沉静肃然,我觉得这里一定藏着许多唐代戍边将士的故事。”胡兴军说。

  遗址出土的文书的确很有故事。“冬景既终”“韶春尚寒”“秋气渐冷”“仲夏极热”——无论官员还是士卒,家书的开头,都是先说天气。含蓄委婉的表达,跨越时空散发着历久弥醇的中华文化之美。

  “春景渐芳,暄和未尽,不委如何?”这是一位戍卒写给家人信件的开头。无论春夏秋冬,一定是问候家人的身体可安好。看似寒暄,却是殷殷牵挂。

  一封家书往往要经数月才可到亲人面前,真正是“家书抵万金”。在一封未寄出的书信中,一位戍边战士叮嘱妻子:“娘子不须忧愁,收拾麦羊,勿使堕落。”他先是宽慰辛劳持家的妻子,接着又叮咛妻子要管好庄稼、看好牲畜。“短短几行字,就让一位唐代戍边军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也让今天的我们更真切地理解古代戍边将士的家国情怀。”胡兴军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对于为国戍边的将士来说,万里之外的爹娘妻儿永远是心中挥之不去的思念。

  在出土的883件文书中,还有《韩朋赋》《游仙窟》《孝经》《千字文》等手抄本,它们都是从中原带来的。这些唐代风行一时的通俗文学作品,是将士们想家时的“心灵鸡汤”。

  胡兴军介绍,作为唐代流行的通俗读物,《韩朋赋》在当年家喻户晓。作为歌颂美好爱情的文学作品,韩朋与妻子的故事凄婉动人,贴近百姓生活,又彰显亲情恩义,深受戍边官兵的喜爱。

  烽燧出土的郑玄注《孝经》、习字教材《千字文》是传统经典。此外,还有大量无法辨识的诗词。“这说明中原的传统典籍和文学作品随着戍守换防的中原将士传入西域地区,并迅速在西域各地流传。客观上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胡兴军说。

  不破楼兰终不还

  根据出土文书,考古工作者推断: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是一处游弈所驻地,属于焉耆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

  烽燧遗址累计清理出土各类遗物1450余件(组),均为戍边将士日常生活、工作器物。出土文书中有上级传达的时局战报、下发的军情命令,基层上报的日常巡查记录、将士的换防升迁、武器资装的报废申领、军粮的收支账目、战马的病疫处理等等,均为国内考古首次发现。其丰富的内涵堪称唐代边塞生活的“宝藏”。

  胡兴军介绍,唐代戍守烽燧的士兵被称为“烽子”,他们“昼则荷戈而耕,夜则倚烽而觇”,既要候望放烽,知文书、符牒,又要种地、打猎、准备粮草,还要打仗,日常繁杂而艰辛。

  其中放烽是一项主要任务,“烽子”需要根据知更薄(排班表),每天准时站在烽燧顶部值班,“每夜平安举一火,闻警举二火,见烟尘举三火,见贼烧柴笼”……根据不同军情点火点烟报警。平安无事,还要在早晨和傍晚时分,点烟点火报平安。“万里胡天无警急,一笼烽火报平安”等唐诗名句,就是对戍守烽燧场景的描绘。

  唐朝在西域地区先后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并从中原地区调兵数万承担戍守任务。一批批将士前赴后继,远离家乡故土,戍边守疆,保障了西域的安宁和丝绸之路的畅通。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画卷中,最动人的是无名英雄的慷慨悲歌。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出土的一份勋告,记载了一位戍边军人的“高光”时刻:来自唐朝“沙州”的戍边战士康览延,因为在一场战斗中荣立战功,受到嘉奖表彰。“唐朝的繁荣,西域的安宁,离不开许许多多康览延的流血与牺牲。这些珍贵的文书就是戍边将士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胡兴军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成果增强了历史信度,活化了历史场景,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