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风筝老人”收获健康和快乐

2022年03月23日 08:48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

  眼下春风习习,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在乌鲁木齐南湖市民广场,只要天气好,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一名老人放风筝的身影。老人名叫董良金,81岁的他和风筝为伴已有20多年了,做风筝、放风筝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

  “今天放飞的是龙头蜈蚣风筝,长50米,用了一个多月制作完成。”董良金说。只见老人提着龙头,随着他的手不断抖动,风筝从尾端开始,一节节飞离地面。不一会儿,整个风筝身子已经在空中扶摇直上。董良金使劲拽着盘线一拉一松,龙头就飞了起来,“放风筝光有力气可不够,还得讲究技巧。这么大的风筝,如果没有技巧,是很难放飞上天的。”

  说起自己与风筝的故事,董良金打开了话匣子。在他7岁那年,哥哥给他做了一只小风筝,从那时起,他便与风筝结缘。“那时一放学,就天天跑来跑去,放着玩。”董良金说,后来长大了,因为工作忙,再也没玩过风筝。

  20多年前,董良金退休后,捡起了制作风筝的爱好,起初学做一些三角形、菱形等简单的风筝。后来他无意中看到一则新闻,山东一位做风筝高手做了一只80多米长的龙头风筝在空中放飞,“第一次见那么好看的风筝,就有了试着做一做的冲动。”董良金说。

  董良金做风筝全靠自己琢磨。一只平面风筝从构思到绘图、裁剪、勾绘、缝制、扎骨架、上线等,到最后成型,需要七八道工序,而龙头风筝由于龙身节数多,结构复杂,制作更是不易,其中调整风筝的平衡和重量尤为重要。

  “我第一次做的是一只20多米长的龙头风筝,调整了几十次,要么飞不起来,要么飞不高,找到原因是该对称的地方没控制好误差,竹片厚薄不均匀,再就是两侧线绳松紧不一致等。”董良金说,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他始终憋着一股劲,“就不相信做不成”。

  为了制作龙头骨架,他拆了好几把竹扫帚取枝条;为了取羽毛制作龙翼等部位,又买了十几个鸡毛掸子……那段时间,董良金几乎把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做龙头风筝上,手上布满了新旧伤痕。风筝制作完成,还需要在试飞中不断修正。一年多以后,董良金制作的第一只30多米长的龙头风筝,稳稳地飞上了天空。

  有了经验,老人做的风筝越来越长。多年来,他已经制作了10多只龙头蜈蚣风筝,最长的70多米,最短的也有30多米;制作时间短的需要几天,若是做得精致,就需要花上一两个月时间。

  在董良金放风筝时,几位路人看到“巨龙”在空中自如游动,欢呼了起来,他却不慌不忙,稳稳掌控着风筝的方向。老人说:“放风筝就是一个爱好,也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多年来,因为放风筝,我结交了不少朋友,也找到了快乐。”

[责任编辑: 王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