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大漠中的“红柳老人”

——记治沙专家刘铭庭先进事迹

2019年07月24日 10:42   来源:新疆日报

  刘铭庭,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退休研究员,于田大芸种植场场长,中国植物学家、知名治沙专家。胸怀献身祖国边疆治沙事业的崇高理想,在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科普宣传、带领群众脱贫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6项。

  退休后,他携家带口扎根和田,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前沿带领群众育苗造林、防沙治沙、种植大芸,为群众找到了一条奔小康的新路,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红柳老人”。

  “把我分配到祖国边疆去”

  1957年,即将从兰州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刘铭庭给时任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把我分配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把我分配到祖国的边疆去”的炽热之情。他如愿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生物研究室,从事治沙工作。

  1959年,刘铭庭加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在一次考察中,他发现了优良的固沙植物“塔克拉玛干柽柳”。自此,他先后发现了莎车柽柳、塔里木柽柳、金塔柽柳、白花柽柳等新种,成为中国柽柳家庭四分之一树种的发现人和定名人。

  新种的发现,仅仅是一个开始,他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将红柳大面积种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一道道“人工绿墙”。他投入到对红柳的引种、育苗、造林和综合开发的长期试验和研究中。1993年起,他退而不休,在和田地区于田县建立了红柳大芸示范基地,将数百万亩红柳栽种在广袤的沙漠边沿,带领20万各族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治沙梦。

  在风沙最前沿建站

  和田地区策勒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最前沿,是国家级贫困县。1982年春,流沙前沿仅距新建县城1.5公里,危难之际,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由新疆生地所、和田地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策勒县共建沙漠研究站,阻止流沙逼近县城,并要求新疆生地所科研人员指导群众防风治沙,用5年左右取得初步成效。

  刘铭庭与同事立下“军令状”,承诺5年中治理流沙6万亩,植被覆盖率恢复到30%至40%。结合策勒县实际,他们采用生物防沙和工程防沙相结合的技术,首先建立策勒绿洲外围的综合防沙体系,进而建立“沙漠—绿洲”过渡带综合防护体系,并在过渡带建立了“粮、棉、果、桑、草”立体农业,仅3年就完成了任务。

  1985年,刘铭庭在策勒沙漠研究站开始试种红柳大芸,它被当地人称为沙漠人参。一年后,红柳大芸成功长出。而后数年,这一研究成果却无人问津。直到1993年,于田县相关部门慕名找到已退休的刘铭庭,寻求“沙海淘金”的办法。他兴奋不已,从治沙站拿出自己培育的红柳大芸苗木,在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的试验田里试种。

  妻子储惠芳说,因为劳动强度大,1998年刘铭庭暴瘦,而她自己也掉了8公斤。可是看到家徒四壁的农民,她理解了丈夫。

  沙地里的大芸密密麻麻,人工肉苁蓉试种成功。刘铭庭决定将技术免费教给群众。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和田地区大芸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产量不断提升,一亩大芸的产值在4000元至8000元,许多种植大芸的农民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

  用行动践行了科技为民的誓言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身患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的刘铭庭,一年中仍有大半时间待在南疆沙区,他总是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走村入户,在巴扎上、田地里教大家种植大芸,仍活跃在科研和实践一线。“研究了一辈子红柳,我放不下它。”刘铭庭说。如今,刘铭庭的红柳大芸已走出新疆,逐渐推广至甘肃、内蒙古等各大沙区,并从沙漠走向黄河入海口,开始治理海边盐碱化严重的土地。2017年,他还成为山东省昌邑市特聘专家,致力于研究红柳海岸种植技术。

  “我当初的选择没有错,完全是正确的。”刘铭庭说。刘铭庭一家在于田县扎下了根,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倾注了60余年的情与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科技为民的誓言,为新疆科学事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民族团结,毕生努力奉献。当年血气方刚、满怀激情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治沙、植绿的脚步。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