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融合发展当“标题” 新疆旅游书写“+”文章

2019年01月10日 00:07   来源:天山网

乌鲁木齐县南山景区第一届冰雪风情节在西白杨沟景区开幕,游客们在冰天雪地中兴奋的合影留念。(朱凯莉 摄)  

  天山网讯(记者朱凯莉报道)“发展旅游好,在家门口就能赚钱。”2019年1月8日,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东梁村村民哈丽玛西 · 阿黑提说,特色小镇一运营,她就来了,刺绣商品卖得好,自己忙不过来,雇了几个姐妹帮忙,现在邻居们都跟她打听,想来小镇做生意。

  哈丽玛西所说的“特色小镇”是乌鲁木齐县水西沟冰雪特色小镇。该特色小镇集冰雪运动、冒险、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自2018年末启动至今,深受游客青睐。

  近年来,新疆各地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做好“旅游+”文章。

  吐鲁番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等方面融合发展;乌鲁木齐县利用“旅游+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农林”模式,实现了农牧林旅融合发展;喀什市打造了“旅游+特色街区改造”典型;克拉玛依市以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为抓手,实现“旅游+智慧”标准化建设,推进“旅游+低空”“旅游+会展”……

  旅游与各行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逐步显现,有机联动共同助推,使得新疆旅游风生水起逐浪高。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第十一届冰雪节在素有“中国西海”美誉的博斯腾湖畔开幕。原生态的蒙古族长调、祝赞词、萨吾尔登舞蹈、托布秀尔等丰富的民俗文化演出令游客们大饱眼福。(年磊 摄)

  旅游+文化 深度融合 水到渠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期待已不仅限于游山玩水,更希望能在旅行中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水到渠成。

  1月5日,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博湖县第十一届冰雪节开幕式上,博湖县的《新疆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新疆蒙古族祝赞词》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均有展示。原生态、丰富的民俗文化演出令游客们大饱眼福的同时,使得“新疆是个好地方”不仅停留在无限风光中,更深深停驻在游客的心里。

  “我唱了一辈子的长调,长调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音乐。”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58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明吉尔参加完表演后激动地说。

  在巴州的山山水水间生活着许多和明吉尔一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用执守讲述新疆厚重的文化和历史,通过旅游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吃上“旅游饭”,踏上“小康路”。

  在巴州,注重“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打好“文化”这张牌已成人们的共识。2019年,巴州确定的目标为:全州实现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巴州旅游红红火火的一幕,是新疆大地上,旅游产业崛起的一个缩影。

2019年1月1日,游客在禾木尽情享受泼雪的快乐。(崔导胜 摄)

  旅游+冰雪 赋能冬季游新天地

  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发布名单中,新疆获多个冰雪旅游奖项: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获“2018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新疆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入选“2017-2018冰雪季滑雪旅游区十强”;中国西部冰雪旅游节暨中国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入选“2017-2018冰雪季冰雪旅游节事十强”。

  冬日,喀纳斯村风景如墨画。“当地居民演奏的楚尔,真是天籁之音,我真想拜这些非遗传承人为师学艺。”1月8日,慕名而来的上海游客周蕾蕾和朋友们一起兴致盎然地拍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乔尔曼 · 恰格吉克的演出。

  近年来,有中国“雪都”称号的阿勒泰地区着力打造高质量冬季旅游产品,把冬季旅游培育成旅游产业的新引擎。如今,冬季旅游“不打烊”已从蓝图变为现实,国内外八方宾朋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行方式来这里尽享冰雪乐趣。

  2018年1-11月,阿勒泰地区共接待旅游人数2244.5万人次,同比增长43.4%;旅游总消费225.73亿元,同比增长105.76%;人均消费突破千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现在,我们正全力将阿勒泰地区建成高端冰雪旅游目的地和世界冰雪运动目的地,实现从‘中国雪都’向‘中国滑雪之都’的转变。”阿勒泰地区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郭文会介绍。

  数据显示,仅2018年冬季,新疆各地州市筹办各类旅游活动就达200多项,其中冰雪活动类50项、文化活动类占44项、民俗活动类35项……

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上的土豆宴。(资料图片 由昌吉州旅游推广中心提供)

  旅游+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昌吉回族自治州喜讯频传: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南部山区获得中国农业公园称号,是新疆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全国第26个中国农业公园。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大泉湖村拟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新疆已有17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昌吉被列入该名录的有7个村落。这些“金字招牌”的取得,都离不开一个“农”字。

  时间回溯到2018年12月22日,在滴水成冰的季节,木垒县西吉尔镇水磨沟村文体广场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场景,首届乡村年货节在这里举办。近2000名游客与当地村民聚在活动现场办年货、看节目、吃饺子……

  “我们合作社准备了3万个饺子,有白菜羊肉、苜蓿羊肉、杂菜羊肉等8种馅的饺子,8个工人包了10天左右。”木垒县野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千人饺宴负责人张世虎笑着说,游客喜欢可以买冻饺子,一箱300个左右,平均一个饺子0.7元。”据了解,面食和羊肉是木垒县的特色农产品,颇受游客欢迎。

  “我们的传统村落,一年四季都能给游客带来丰富的旅游体验。”木垒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阿依古丽 · 夏热甫汗说,希望木垒能够早日成为乡间民宿游核心目的地之一,成为新疆乡村游的一张闪亮名片,让老百姓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

  “我们将以文化为魂,深耕厚植,让旅游发展生机勃勃、根深叶茂。”昌吉州旅游局党组书记何文表示,如今旅游业大发展已经到了新阶段,文化旅游的深度结合顺应了旅游发展大势。未来,昌吉州还将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方面,研究新思路,探寻新路径、确保对传统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地有序传承,探索全新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 于洪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