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8日 10:14 来源:新疆日报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时间到牧区巡诊和防疫。骑着马、背着药箱,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
■“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治每一位病人。”这是吴登云从医以来坚守的原则。
新疆日报讯(记者何玲报道)22岁来疆、25岁时输血救人、30岁时植皮救人……吴登云的感人事迹家喻户晓。
如今,这位年近80岁的老人,依旧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履行着自己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
“我喜欢这里的柯尔克孜族百姓,他们需要我,我也希望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已是满头白发的吴登云,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
坚守初心:留疆
吴登云,1941年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1963年大学毕业后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在乌鲁木齐工作近三年后,被派到乌恰县工作。
“初到乌恰县,我很吃惊,这里竟然没有楼房,医院里也没有医疗设备,距离县城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都没有树、没有房子、没有人。”慢慢习惯就好了,他默默地鼓励自己。
乌恰县海拔高,地广人稀,牧民缺医少药,开展医疗工作费时费力。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吴登云每年都要花三四个月时间到牧区巡诊和防疫。骑着马、背着药箱,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
在乌恰县工作的这些年,吴登云有多次机会调到条件好的地方工作,但他认为,乌恰的人民更需要他,他也舍不得离开需要他的柯尔克孜族群众。
吴登云清晰地记得,一次他骑马去牧区巡诊,返回途中遇到河里发洪水。当时,他认为自己体重轻,过河不会有危险。“就在要过河时,当地一位牧民拦住了我,执意要自己先探路,确保没有危险后再让我过。他告诉我,山里的牧民不能没有我。他们的善良与淳朴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此,我更加坚定了留在乌恰的决心。”吴登云说。
尽心竭力:救人
“你的手不是骨折,是韧带拉伤,擦点活经络的药就好了。”
“出现腿疼的原因有很多,现在需要拍片子确诊一下,放松心情。”
……
在乌恰县人民医院吴登云的诊室里,每天都有很多病人排队就诊。
“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治每一位病人。”这是吴登云从医以来坚守的原则。为了这一原则,他还多次牺牲自己来救助病人。
1966年冬天,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了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每挪一步就一身虚汗,吴登云当即决定输血治疗,但没有血源。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登云毅然决定抽自己的血。30多年来,他无偿献血30多次,总计7000多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1971年12月1日,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牧民托合托西·买买提艾明两岁的儿子玩耍时不慎烧伤,50%以上的皮肤被烧焦,生命垂危。医护人员一连抢救了十多天,生命力顽强的孩子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接下来又要面对创面愈合关。可是此时,幼儿身上完好的皮肤所剩无几,吴登云想起曾经从一本医学杂志上了解到大量异体皮和少量自体皮相间移植的办法。
面对锋利的手术器械,父亲托合托西一时犹豫起来。救人要紧,情急之下,吴登云给自己打麻药之后,从自己腿上切下一块块皮肤,植在了幼儿的身上。如今,身上植有13块邮票大小“吴登云皮肤”的幼儿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每提及此事,他总是热泪盈眶。
凭借忘我的工作热情和勇于牺牲的精神,2009年,吴登云成为百位新中国感动中国人物 ——“白衣圣人”。他还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白求恩奖章,被评为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
发挥余热:育人
现在,乌恰县医疗卫生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吴登云开始为医护人员短缺发起了愁。“必须要培养一批本地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他说。
其实,早在1984年,吴登云任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时,就制订了“十年树人计划”。他把在各乡镇卫生院物色的柯尔克孜族医护人员送到自治区的各大医院进修,进修后又手把手地“传帮带”,使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成长起来,现在他们都成了县人民医院各科室及各乡镇卫生院的顶梁柱。让吴登云欣喜的是,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一些单项医疗技术上已超越了自己。
2001年,吴登云从医院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担任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但他仍牵挂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坚持坐诊出诊,坚持义务为牧民看病。
现在每个巴扎天,吴登云都要参加援疆医生创建的“医疗巴扎”活动,巴扎开在哪里,哪里就有吴登云和援疆医生的身影。有时,一个巴扎天“医疗巴扎”会接诊2000人到3000人。
吴登云说,这种现场就诊的模式使许多柯尔克孜族老乡的疾病得到了及时救治。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每年能将乌恰县11个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轮训一遍,五年来轮训了五遍,有力提高了当地临床医疗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
多年来,吴登云以真心、热心和爱心赢得了乌恰县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我深深知道,乌恰的各族群众需要我,而我也早已离不开淳朴、善良的乌恰百姓。”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