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看亮点】麦盖提县换一种思维看沙漠:从“沙进人退”到“点沙成金”

2019年04月24日 10:09   来源:新疆日报

  这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县,每当春秋植树季节,平均每天有两三万人参与植树造林。

  沙漠里打井很难,打了10眼井,塌了8眼。

  梭梭能挡风沙,根部嫁接肉苁蓉还能挣钱。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报道)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林生态基地,成片的红柳、沙棘、梭梭等植被郁郁葱葱,满眼新绿,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麦盖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沙漠治理由单纯防风固沙向生态建设、生态旅游、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千百年为沙所困的麦盖提人,开动脑筋开发林沙资源,不但阻挡了沙漠侵蚀的步伐,还为农牧民增收致富奠定基础。

  种下一棵树,拦下万粒沙。从2012年到今天,麦盖提人用行动让33万亩沙漠披绿,为大美新疆再添一道生态屏障。

  从“搬家”到“鏖战”

  “这里收获的每一个果实,都是从沙子手中抢回来的。”吐尔逊 · 西热甫感慨地比喻。

  吐尔逊所在的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是距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最近的一个村庄。

  吐尔逊的记忆几乎都与风沙有关。以前每当沙漠起风,即便关紧门窗,沙子还是无孔不入,锅里碗里全是沙子。风停后,先用力推开被沙子堵上的门,然后再清扫无处不在的沙子。

  “植树造林对于其他地方而言只是环境美化问题,对麦盖提而言则是攸关存亡的大事。”麦盖提县委书记文福来说。

  “从爷爷那辈起,我们已经搬了4次家。小时候,一场沙尘暴把房子一半都能埋了。叶尔羌河原来从家门口流过,多次改道,人畜都没水了,就只能搬家。”77岁的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村民阿布拉 · 艾买提回忆说。

  沙进人退,托万塔瓦尔克斯克村人不得不一次次搬家。

  “即便没有收入,也要为子孙留下一片绿色。”2012年,麦盖提县全面打响“风沙阻击战”,在县城东南的沙漠边缘启动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建设。总规划造林面积100万亩,南北横跨50公里、东西纵深20公里,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近期30万亩、中期30万亩、远期40万亩,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这个只有30多万人口的县,每当春秋植树季节,平均每天有两三万人参与植树造林。

  “‘大漠风尘日色昏’的景象已成过去。”文福来说。

  从“沙海”到“绿洲”

  沙漠极度缺水,造百万亩林,水从哪里来?

  麦盖提地处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冲积扇,另外,沙漠中还有1000多年前大唐驻军开挖的唐王渠故道,每年来水2000万立方米,形成唐王湖湿地,因此,麦盖提沙漠里虽然干旱少雨,但地下水源充沛,浅挖4米就能见水。

  “沙漠里打井很难,打了10眼井,塌了8眼。”麦盖提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治沙办副主任王宇锋说,后来想了个办法,从外面拉土来,一边打井一边砌井壁。沙漠没有路,打井车白天进来,晚上就被沙子陷住了,还得用推土机拖出去。经过艰难摸索,打井357眼,通过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滴灌毛管,滋润着株株树苗。

  “栽树的坑都是人工挖,每个坑60—80厘米深,先在坑里埋上用农家肥和黏土拌起来的基质土,每个沙坑大约放5公斤土、5公斤农家肥、100克有机肥、1公斤草木灰,然后与湿沙子充分拌匀,这样既可以让根系吸收到养分,还不会发生肥害。”谈起在沙漠里植树,麦盖提县央塔克乡党委书记周建军如数家珍。

  “这些树是今年春季新植的,我们基地的防风固沙生态林面积已达33万亩。”指着前方一片望不到边的新疆杨、红柳、梭梭,王宇锋透出满脸自豪。

  沙海变绿洲,风沙被遏制。据不完全统计,麦盖提县沙尘天气由2010年的106天减少到现在的40天;年降雨量由2010年的53.6毫米增加到现在的109.6毫米。

  从“治沙”到“致富”

  面对漫漫黄沙,麦盖提人学会了换一种思维看沙漠,把“绿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把“治沙”与“致富”相联系,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

  “梭梭能挡风沙,根部嫁接肉苁蓉还能挣钱。”库木库萨尔乡尤库日塔瓦克斯克村村民艾买尔 · 阿塔吾拉说。

  “今年就能采挖肉苁蓉,预计能实现产值2200万元。”王宇锋说,扣掉种子费、管护费,全县1.1万多户贫困户每户可增收1000元左右。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悄然亮出“沙产业”名片的麦盖提,生动演绎了保护和发展同频共振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在逻辑。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今,麦盖提县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名声在外。每年秋季,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在这片黄叶绿水的风景画中流连忘返。

  挡住风沙——发展产业——引来游客。麦盖提人“点沙成金”,将沙漠变成了“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