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萨孜村里故事多

2019年04月08日 09:5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陈晨 通讯员柳玲玲 杨霞报道)每到傍晚,塔城市二工镇萨孜村村民和塔城日报社“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就会坐在村委会文化活动室里,每当工作队队员谈及工作中的故事时,村民们都禁不住啧啧称赞,满怀感动。

  

  庞旭民,萨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变成了一名“基层干部”。

  “2018年1月31日,星期三,晴。工作如何开展,重心怎么定?不懂怎么办?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帽子’怎么摘?……”庞旭民的《民情日记》,写满了村里的事。

  为了开展驻村工作,庞旭民从村“两委”了解村情,与老队员交流经验,通过入户走访和群众攀谈等方式理方向、定思路。

  “方向定了,就大胆地干。”庞旭民带领工作队,协同村“两委”对村情进行排查,通过组织村级“自诊”、驻村干部入户走访“问诊”、乡镇召开座谈会“会诊”的方式,将各项工作责任分解到人,明确完成时限,落实“三会一课”,完善议事程序和村规民约。同时,开展“一帮三”结对活动,让每名工作队队员与一名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对子,提升村干部的能力。

  如今,村干部用“责任清单”明责,用“工作流程”履责,用“考核细则”追责,呈现出蓬勃朝气。

  

  李欣,驻村工作队队员。他性格耿直、不苟言笑、处事雷厉风行,村民亲切地称他为“老李”。

  李欣是村里的“播音员”。他播音时而幽默、时而庄重,给村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李在村里负责协助二组片区的工作,没事他总是带着本子走街串巷和村民零距离沟通,面对面谈心。由于曾当过主持人,所以村播音员的工作也干得得心应手。

  老李最出彩的舞台,是每周一晚举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大讲堂。

  为办好大讲堂,老李与村里小江饭庄的负责人对接场地,邀请塔城日报社技术人员制作课件,并结合村民的需求,因材施教。老李让村民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次来听课的村民达300多人。

  老李幽默地说:“来参加学习的人越多,我讲得越来劲,我不仅是讲师,更是演员,没有观众观看的演出是失败的,没有群众聆听的大讲堂更是失败的。”

  在村里,只要有老李的地方,总有一群村民围在左右,听他讲政策,话团结。

  

  范春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他大高个,人群中话少安静,长年积累使他善于捕捉新闻。

  新闻采写、对外宣传、重大新闻策划……这是范春海作为塔城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的工作职责。驻村后,虽然工作阵地换了,但推介典型的职责没变。

  新闻永远在现场。范春海及时与单位沟通,通过栏目引导和活动推动,引导记者走进萨孜村、走进群众,到现场去抓题材,反映村里的典型事迹和良好风貌。

  “自从我们海哲凉皮店被记者采访在《塔城日报》报道后,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海哲凉皮店店主穆俊英说。

  马世合的奶牛病了,工作队帮他找兽医;郭玉莲没工作,工作队帮她再就业;村民家中停水,工作队奔走协调减免费用,保障供水……一件件事情虽小,但通过记者的记录和传播,不仅让村民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纸短情长,萨孜村里的故事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张赏华 ]

新疆:各民族团结一心 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国内新闻 | 民族团结;各民族;农民专业合作社;驻村工作;访惠聚2019/03/11 04:18 阅读详细